中国女排力克强敌巴西队,豪取世界联赛三连胜
3
2025 / 05 / 15
本文目录导读:
2023年9月27日晚,随着主火炬在西安奥体中心缓缓熄灭,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式落下帷幕,这场历时12天的体育盛会,汇聚了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,在54个大项、595个小项的激烈角逐中,不仅展现了国内最高水平的竞技对抗,更涌现出一批潜力新星,多项纪录被刷新,为中国体育的巴黎奥运周期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本届全运会开幕式以“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,通过虚实结合的AR技术,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,张艺谋团队打造的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场景震撼全场,而由苏炳添、马龙等奥运冠军共同点燃主火炬的环节,则象征着中国体育的薪火相传。
游泳:汪顺、张雨霏领衔“多金王”之争
游泳赛场成为本届全运会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,东京奥运会冠军汪顺在男子200米混合泳中以1分55秒00的成绩夺冠,实现全运会三连冠;张雨霏则包揽女子100米、200米蝶泳及4×100米自由泳接力等4枚金牌,展现了“蝶后”的统治力,更令人惊喜的是17岁小将潘展乐,他在男子100米自由泳中以47秒94打破亚洲纪录,成为亚洲首位游进48秒的选手。
田径:谢震业、葛曼棋捍卫短跑荣耀
在百米飞人大战中,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夺冠,证明了自己在苏炳添之后的中国短跑领军地位;女子百米决赛中,葛曼棋以10秒96的成绩摘金,创造了个人最佳,男子跳远赛场,19岁的江苏小将石雨豪以8米36的成绩夺冠,被视为中国田径的未来之星。
乒乓球:樊振东、王曼昱登顶,马龙遗憾失金
国乒的“内战”历来是全运会的“地狱级”赛场,男单决赛中,樊振东4-3险胜马龙,终结了后者全运会三连冠的梦想;女单方面,王曼昱连胜陈梦、孙颖莎夺冠,展现了新生代的冲击力,值得一提的是,马龙赛后坦言:“全运会比奥运会更难打”,道出了国内竞争的残酷性。
举重:李发彬、侯志慧延续奥运辉煌
举重项目延续了中国队的强势表现,东京奥运会冠军李发彬以抓举144公斤、挺举170公斤、总成绩314公斤夺得男子61公斤级金牌;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,侯志慧以总成绩214公斤轻松卫冕,21岁的广西小将韦胤廷在男子73公斤级中以总成绩365公斤打破全国纪录,成为巴黎周期的重点培养对象。
排球:天津女排卫冕,李盈莹MVP
女排决赛中,拥有李盈莹、袁心玥的天津队3-1击败江苏队,成功卫冕,李盈莹独得26分,当选赛事MVP,而男排冠军则被上海队收入囊中,老将张哲嘉的稳定发挥成为关键。
篮球:广东男篮夺冠,杨瀚森闪耀U19
广东男篮在决赛中88-76击败辽宁队,队史第8次捧起全运会金牌,周鹏、胡明轩等国手表现稳健,青年组比赛中,身高2米16的青岛新星杨瀚森场均贡献19.3分12.8篮板,被誉为“下一个姚明”。
足球:浙江U20爆冷夺冠
足球赛场冷门频出,浙江U20队在决赛中2-1击败传统强队山东,队史首次夺冠,主帅许磊打造的快速反击战术成为制胜法宝。
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,包括广场舞、太极拳等19个项目,吸引超10万业余选手参与,5G直播、AI裁判辅助系统等技术的应用,提升了赛事公平性与观赏性,西安奥体中心的“智慧场馆”管理系统,更是实现了能耗降低30%的环保目标。
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闭幕式上表示:“全运会是中国体育的检阅台,更是巴黎奥运的起点。”随着00后选手逐渐挑起大梁,中国体育正迎来新一轮的新老交替,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称:“全运会的成功举办,为世界体育提供了中国方案。”
第十四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竞技的狂欢,更是一次体育精神的全民传递,从汪顺、马龙等老将的坚守,到潘展乐、杨瀚森等新星的崛起,中国体育的薪火正在代代相传,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开启,这场盛会留下的荣耀与遗憾,都将成为未来征途的基石。